鹰牌陶瓷 | 第122期《鹰视界》
鹰与禅

    人世间最具佛缘禅意者,莫过于“知音”组合——知了(蝉)与老鹰,老鹰始于四十岁的悬崖边忍痛浴血蜕变,鸣蝉蛰伏于地底暗黑十数年的羽化重生,百日脱胎换骨后的老鹰重新展翅翱翔征服世界,五次破茧蜕皮后的鸣蝉一跃高枝重播着父辈那曲夏日恋歌,这两种灵物执着追求短暂生命的延续,仿若佛经中的“凤凰涅槃”,都是受尽炼狱般的折磨,以激发生命的潜能、灵魂的重塑,此番解脱与超然,不正是人类所追求的禅修最高境界?

       鹰,是地球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常以冷傲威严的姿态俯视苍生,按照当下的解说,属于“高端大气上档次”土豪级别的灵物,雄鹰展翅、鹏程万里的挂图也因此经常被众多成功企业家用作办公室的励志背景,寓意霸气自信与超凡眼光,然而,鹰的一生并非一如既往的辉煌,在它40岁时却需要面临残酷的生死抉择:要么安然舒服着死去,要么摒旧革新后重生。很多人都被林伟总裁在公司年会上讲过的《鹰的重生》故事深深震撼,讲述老鹰有70年的寿命,初时勇猛刚毅,几无敌手,获取辉煌无数,然而岁月如梭,到了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爪间长满厚厚的茧无法从容抓住猎物,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羽毛浓厚而使翅膀变得沉重,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而漫长的更新过程。它决定迎接挑战,它必须独自飞到山顶,停在悬崖上筑巢,不得飞翔,因为在这100多天冬眠般的重生洗礼中,它无法吃喝,仅凭借体内不多的能量来支撑自己的生命,在痛苦的煎熬中静静等待。重生的第一步是去除老化的喙,鹰用喙击打磨擦着粗糙的岩石,直到老喙皮完全脱落。接着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趾甲一根根的拔出来,鲜血一滴滴洒落……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它还得熬过最后一关,用新长出来的趾甲把身上又长又重的羽毛一根根地拔掉……几个月以后,当新的羽毛长出来后,鹰完成了涅盘般的重生!新的喙、新的爪子,新的羽毛,鹰又能重新翱翔蓝天了,它还是那只神圣自由的空中之王,重生后的鹰能够再活30年!

       这就是鹰的重生。故事励志,毋庸置疑,且已经科学论证过鹰在25岁以后的确有脱胎换骨的实例,它们当中只有极少数能幸运熬过几个月炼狱般折磨而存活下来,这些鹰中佼佼者为了再次冲上云霄谱写生命的新篇章,也是蛮拼的,它们是在用血淋淋的勇气忍受自虐般的痛苦煎熬和剧烈的身体创伤来完成生命的自我救赎,它们对生命的渴求非常令人敬佩;而知音组合的另一位兄弟,蝉,作为蛰伏黑暗十数年积蓄能量等待思想井喷的地下工作者,它却用一颗甘于寂寞的心五次蜕换华美的外衣,以打动大自然好声音评委,博取登上舞台为光明高歌的机会,虽然歌曲聒噪如泣有些非主流,但歌声中蕴含的那种坚毅隐忍,也是醉了。其实宋朝杨万里已经为蝉正名“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蝉声本无意,心烦,是人心不静,动了杂念而已。

       蝉,与禅同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蝉象征复活和永生,而它的另一个别名“知了”,知是智慧,了是觉悟,一声知了,犹如懂了参禅悟道,所以佛家历来把它当作禅修的最佳代言人。古人以蝉“不食黍稷,处不巢居”的高洁逸韵来赋予它禅意十足的内涵,无数文人墨客争相传咏赋诗作画,唐朝虞世南赞赏它“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近代齐白石老人的《蝉趣图》更是淋漓尽致地捕捉到了它的灵性,两者都是在为蝉的“生性高洁,出尘泥而不下”点赞。生活中更是随处“蝉”影,老家近潮汕,潮汕的功夫茶盘里总能见到茶宠木蝉的身影,茶汤淋过,唤醒灵性,木蝉仿佛长着一双黑色翅膀的小精灵,几欲跃出茶盘,飞奔树梢,那一瞬的神彩和韵味,令人陶醉,竟分不清蝉抑或禅……之所以这么轻渺的“虫儿”,得以同老鹰平起平坐,它,有内涵,所以任性。蝉的一生曲折又短暂,从卵到幼虫到成虫要经过数次蜕皮,每一次蜕变于蝉而言都是获得一次新生,小幼虫从卵里孵化出来,掉落到地面钻入土中,吸食树根液汁过日子,短则三四年,长则十多年,通过多次蜕皮不断改进、不断超越,直到蜕尽身上所有的污秽缺点,终于羽化成最完美的身材破土而出,振翅飞向树冠接受生命的洗礼,这一去伪存真升华提炼生生不息的蜕变,犹如高僧坐禅,羽化成仙,在最后一刻向世人宣告“知了”。这就是蝉的蜕变。

       鹰的重生,演绎了禅修的形式;蝉的蜕变,寓言了禅修的意境,既然鹰与蝉俱是禅修的最佳代言人,那么解读禅修就变得非常容易,禅是什么?当下的微信朋友圈到处流传的禅修,并非佛学的范畴,而是加了一大勺味精的心灵鸡汤,广告炫耀的成分居多,真正给不了人多少智慧汲养。佛学的本质是无神论,禅修不是迷信,信佛不是求财,不是求长生不老,如果有所求或者带有目的性去学佛,倒不如回家好好孝敬父母,他们才是你的佛。也有些人碰到工作爱情上的一点点小挫折,就失去信念和勇气,轻率“看破红尘”,看见落叶也叹息,看见枯枝也惆怅,那不是看破,是沉沦堕落,碎裂的瓷砖是无法复原的,长伴青灯古佛,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对现实的逃避,怯懦的表现!我初始接近禅修是为求安静,便于过滤浮躁的心,更易审慎思考问题,后来有缘拜见净空老法师,将他亲笔写就的“放下、自在”处世箴言挂在书房自省,净老多次点悟“有觉悟的人就是佛”,庙里的佛像不是让你来瞻仰的,天冷亦可以拿来当材烧。怎奈禅修两年苦于无法突破,去年国庆假期,用一天的时间征服了韶关的船底顶,下山途中路遇好客瑶乡大哥,应邀到他们家做客,临别时,瑶乡大哥拿出山上采挖的野生姬松菇和山笋干,赠与我和另外一位偶遇的小友各分了一半,可惜小友的背包已经塞满,没有任何多余的空间塞进山珍……那一刹那,我突然明白自己无法突破的坎,原来是“舍不得”,过往的个人偏执愚见牢牢占据心房,不舍得放下,不舍得自我否定,不舍得休整提炼,所以行囊包袱始终沉重,内心已没有多余的空间去获取新事物,汲取新的知识,更遑论思想上质的飞跃。想通了,第一件事就是把佛从心中拉下神坛,它占据我心中面积最大的主人房,原来它就是最大的负能量,正如上面我们看到的故事,老鹰对过往曾经战无不胜的趾爪羽毛的放下,蝉儿对数次蜕化出来的外衣不断改进与休整,也正是敢于卸下包袱,重新上路的最佳注解。

       老鹰四十而不惑的重生,教会我们敢于自我否定,敢于放下,不是让我们知足常乐,不是让我们放下工作、事业和生活,更不是逃避和放弃,而是放下自己心的我见、执着,真正的放下是“接受”,是让你静下心来看到自己的不足,勇敢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摒弃过时的骄傲,才能打破常规,激发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得以重新飞翔。心中有偏见的人,放不下他们心中急功近利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辉煌历程,不舍得修剪他们引以为傲的固执偏见,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令他们懒于革新,他们随波逐流,没有危机感,殊不知抓在他们手里的不是隐形的翅膀,而是阻止他们再次腾飞的铅坠!所以不破不立,真正的禅修与工作并无矛盾,反而是用来还原工作生活的原貌、规律,去粗取精,改变自满的心态,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过程。

       如果说鹰与禅是佛界最赞的“知音组合”,那么血液里流淌着南风古窑炉火红贵族基因的鹰牌与传承千年岭南神韵的传奇古镇禅城结缘就是最土豪的明星组合,鹰牌与禅城,画面太美,历经40载风雨磨练的鹰牌,已经成长为行业的标杆,处处散发着成熟与优雅的气质,是安于现状固步自封?抑或是突破惯性谋变思路?相信每个精鹰心中都有了坚定的选择。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最优秀的平台,如果我们每个精鹰可以从鹰和蝉身上感悟禅意,觅得灵感,有生之年一定可以亲眼目睹鹰牌与禅城共同谱写出新的精彩华章。

首页 返回